【教育学院学子风采】卢璐瑶:让优秀成为习惯,有准备才有机会

发布时间:2019-08-04来源:教育学院、校长办公室设置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优秀是一种习惯”,高中的时候老师要求每个人写下一句座右铭,我把这句话纂刻在了书桌上,却没能真正去体味其中的含义。进入了大学,失去了无时不刻的鞭策,我反倒沉下心来,去思考“优秀”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习惯。

珍惜每一个课堂

我从来不敢说我是班上学习最认真的,因为我泡在图书馆、自习室的时间可能远远不如别人。但是我可以说我上课是最认真的。

大学生活和高中生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大学需要更多的自主性,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有很多很多想在课余时间做的事,这就让我无比珍惜课堂上的时间。想玩游戏、想逛淘宝大可以躺在宿舍床上舒舒服服地捧着手机消磨时光,可是既然上课的时间需要坐在教室里,那么为何不利用好课堂的时间,好好学习呢?大学四年的每堂课上我都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认真对待每一次的个人或者小组作业。

事实证明,这样做受益良多。最显而易见的是,经常“刷脸”使得我的平时分会比较高;有了课堂上汲取的知识,在大考前复习起来也是事半功倍;考教资的时候我没怎么复习,因为大题几乎都是老师上课反复强调过的内容,考前不需要再花时间死记硬背……

虽然当时的我对留学还没什么想法,但是珍惜课堂这一个好习惯已经为我的留学梦打下了夯实的基础,毕竟分数是申请学校的硬核实力。

把任务当成是锻炼

大一时我就担任了班长的职务,大二的时候又有幸成为了校团委办公室的副部长,常常会接到老师布置的大大小小任务。但是我却乐于完成各种各样的挑战,这些任务或多或少都对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记得大一时老师向我们介绍崇明校区会举办迎新晚会,鼓励我们可以准备节目去参加。听到这个消息我就在想,既然要去就要一个班整整齐齐地去。于是我编排了一个节目,号召班里大部分同学参与进来。虽然可能我们的节目不是最完美的,但展现出的团魂令节目加分不少,也顺利成为当年虹口校区唯一进入初选的学生节目。其实,大学里大家都有自己的安排,想要一整个班凑在一起排练不是那么容易,虽然中间也遇到了种种挫折,但当隔壁班的同学和我说非常羡慕我们班同学能一起站在台上的时候,我觉得,值了!

我所在的班级是双语班,每年会有外教来集中培训。在老师的信任和指导下,将接待外教的任务交给了我,从帮助外教办理入住到上课帮忙翻译、切换PPT再到课余时间陪同进餐、出游等,我从中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英语口语、社交能力,还与外教结下了深厚友谊。其中一位外教在上课时说过:“你们现在最大的优势就是学生这个身份。有学生这个身份,大家都会愿意帮助你们,所以你们千万不要害羞,多寻求帮助。“因此在外教回国之后,我也没有与外教断了联系,而是通过邮件或者微信继续与他们保持交流,有时互相交流一下中美教育的不同想法,或者写了双语教案请外教提出建议。2016年暑假我去美国旅游时还去特意去拜访了外教,通过走进当地人的生活中来体会旅游感受不到的风土人情。

我相信,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或许就会有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对我而言,我所积累下的组织活动经验、熟练的英语表达能力等都是后期申请院校的软实力。

多观察、多思考

刚进大学的时候,父亲就说:“我不反对你大学的时候去兼职,但是我希望你能谨慎选择。我更希望你能选择一家大一点的公司,去观察、学习它完整的体系。工资的多少不重要,你现阶段的目标并不是赚钱。”

综合考虑后我选择去英孚担任助教,助教一开始的工作就是陪同学院进班,辅助外教上课,这对本来就是学教育的我来说有很多可以学习的点。在做助教的时候我积累了不少的案例,在课堂上可以与同学一起交流分析,并仔细观察老师上课,学习不同的教育方法。除此之外,我还留心观察了如销售、班主任等其他部门的工作,反思怎么样做会使大家的工作更加便捷。比如,我发现很多班主任同时有几个班级,手头还有其他工作,有时难免会照顾不过来,不能一直在班里观察小朋友的情况,但家长往往都会在课后追问班主任孩子的表现情况。于是,我争取每堂课后都会记录下每个孩子的表现情况编辑成消息发给班主任。对于一直在班内可以观察到孩子的我来说,这只是一个顺手的事,却可以大大减轻班主任的负担。在工作中,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外,我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很快就被提拔为助教Leader,负责管理、培训助教团队。职位的变动让我能更深入地接触学校的运营,了解不同部门的分工,进行跨部门沟通。三年兼职期间,我一直在收获一直在学习。

另外,在学校的大力助推下,我还和学校7名学生共同入选首届进博会志愿者,参与进博会期间的志愿服务工作并担任此行中贤达志愿者组长。我的岗位在进博会论坛处核心区,主要负责开幕式北耳厅咨询台的咨询和引导服务。期间,作为贤达“小叶子”的我还接收了《青年报》媒体采访,展示了我们贤达学子的精神面貌和青春风采。

可以说,我在日常生活、志愿服务,以及其他实习工作中都秉持着多观察多思考的好习惯,观察和思考能让枯燥的事都变得有趣起来。

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

留学的想法是在大二下学期的时候产生的,那个时候大学生活已经过去一半,说晚不晚,说早也不早了。

可能是“越努力,越幸运”,在准备申请的过程中,成绩没有成为我择校的限制,89分的均分甚至能让我申请英国G5名校;中介也不需要费力地给我做背景提升,因为我丰富的社会实践已经足以支撑我写出一份漂亮的简历和陈述,并有幸成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语言也没有成为太大的障碍,大学期间我长时间处在英语环境中,保持着英语的输入和输出,顺利通过了高要求的语言考试。最终,我获得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伦敦国王大学、诺丁汉大学、约克大学等知名院校的录取。现在的我,正准备9月前往爱丁堡大学就读教育学(儿童与青少年心理)专业学习。

那你呢?准备好了吗?

最新导读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