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迎中秋、话教改、圆梦想——海归等青年教师座谈会”

发布时间:2013-09-20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撰稿:摄影:责任编辑:设置

 

9月18日,我校召开“迎中秋、话教改、圆梦想——海归等青年教师座谈会”。座谈会围绕课堂教学方法展开研讨。董事长鲍贤嗣、副校长陆朴鸣、副校长朱伟萍出席,人事处、教务处、工会、团委负责人及青年教师代表等20余人出席会议。座谈会由党委书记吕才明主持。

吕才明代表学校党政领导向全体青年教师及家人致以节日问候。他表示:海归青年教师是贤达的一大亮点,本土青年教师是贤达的一大特点。学校对青年教师们寄予厚望。希望通过此次座谈会,推介新颖的教学法,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

会上,7位青年教师作交流发言。外语学院教师张珂认为,教改的目标就是确立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主动、双向、探索、研讨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法学院教师赵普认为:国际贸易法是法学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基础必修课程,为了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应采用双语教学,重视国际立法的原文内容的教学。外语学院教师陈娴注重小语种基础教学的内容设计与课堂控制,把90分钟的课堂大致划分为5个教学阶段:热身暖场环节、复习巩固阶段、新知识讲授阶段、新课知识点归纳总结、提问答疑环节。每30分钟设置一个兴奋点,使学生注意力能够相对集中。管理学院教师王静主张通过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和学习、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多样化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推动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外语学院教师胡妤尝试在笔译课堂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法。以翻译技巧为基础划分每周教学内容,并以此为主题设计一套翻译任务,要求学生课前或当场完成,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翻译难点及相应方法、技巧,教师参与指导。商学院教师余婕主张课堂中采用问题导向式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启发学生自主学习。法学院教师赵军认为,教学内容专题化是解决思想政治教材内容不断泛化的一种手段。

鲍贤嗣在发言中对青年教师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的精神表示赞赏。希望大家在下一阶段的教学改革中秉承一切以服务学生为中心的宗旨,踊跃投身到教学改革中去。建议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要在教改中有所举措,顶层设计和二级学院同步推进;海归教师要借鉴国外大学的文化精神和教学方法;同时,学校也会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在人事制度、师资待遇、海外访学、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支持。(人事处、工会)

 

 

最新导读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