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贤达学院持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见行动,显成效

发布时间:2013-06-20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撰稿:摄影:责任编辑:设置

上外贤达学院董事长、校党政班子充分认识、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12年12月顺利通过了上海市教委达标中心建设检查,并以此为契机,把它作为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起点,编制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三年(2013——2015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

一是构建校院两级组织架构,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三级网络,健全校、院、班、舍心理危机干预四级预警系统,并提供可能、必要的人财物保障。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由专职心理咨询人员构成,作为一级组织负责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二级学院指定专职辅导员兼任本学院的心理辅导员,构成二级网络,协助中心开展危机干预工作和心理健康宣传工作。各班推荐1名学生担任心理委员,构成三级网络,由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进行系统培训。同时,按照“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的原则,建立“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四级预警系统。每级明确界定第一责任人以及工作职责、任务和内容,制订详细的应急预案、干预措施,有效防范心理危机学生出现恶性事故。2012年,学校购置了沙盘、减压器材(宣泄球和涂鸦墙)、团体辅导工具箱、图书音像制品,保障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工作。学校在确保每年生均不低于10元的专项经费支出前提下,积极争取申请项目经费。

二是构筑长度、宽度、高度+速度的立体工作体系。长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持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其纳入学校选修课程系列,不断扩大覆盖面。在大一新生中全面开设心理健康通识教育讲座。在大二学生中开设专题讲座。在新入职的教师与辅导员培训中,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针对新形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宣传各有侧重。在认识和接受阶段,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与心理训练相结合,使课程更加生动活泼、形式多样、易于被学生所接受。在参与、氛围形成阶段,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对大学适应、网络成瘾、生命教育等专题进行讨论,开展心理剧表演、职业规划竞赛等活动,使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活学活用已掌握的心理健康知识,在活动中达到自我提升的目的,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开展心理咨询,为学生排忧解困。及时发现、干预心理危机,有序做好转接工作,有效防止意外事端发生。仅今年春季就及时妥善干预、转接两例心理疾患。宽度:心理普测、知识普及、信息员普设。早发现、早报告、早干预。中心自2008年起,每年坚持组织开展新生心理普测工作,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及时为筛查出的重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把新生心理健康讲座纳入新生入学教育;通过设立班级心理委员,定期为心理委员、心理协会成员开展心理健康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培训,逐步构建与完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高度:关爱学生,珍爱生命,参与塑造独立、健全、高尚人格。两周一次坚持制作与张贴心理健康宣传海报,在学校各类期刊上刊登心理健康文章,每学期制作心理期刊,通过原创心理故事与文章加强心理健康宣传与教育。自2008年起坚持每年开展全校“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通过“我爱心理健康”大型签约、心理健康知识演讲比赛、释放压力音乐PARTY、笑脸征集大赛、世博场馆讲解员模拟大赛、原创心理剧大赛、“放飞梦想拥抱阳光”放风筝、温馨寝室作品大赛等原创活动呼吁广大师生关注心理健康、珍爱生命,共同构建和谐校园。速度:根据周期性、季节性特点重点。每年春、秋季开学初,通过组织新生开展心理普测、制作与印发心理咨询联系卡、心理健康宣传小册子、开展学生座谈会等方式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状况及需求,第一时间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同时,注重思想引领与营造氛围,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主心骨与软环境。

三是建设专兼职结合、职业化发展的工作队伍。学院按照3000:1的比例配置专职人员,现有中心主任1名、副主任1名,专职心理咨询师3名,兼职心理咨询师3名,所有心理咨询师持有国家二级咨询师资格证。本专业持证上岗,非专业人员实施岗前培训,通过专业化培养手段建设一专多能的团队,领军人物经验丰富,工作出色。迄今为止,学校未发生一起因心理问题所致的意外事件和因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引发的争端。

最新导读

返回原图
/